别样的开年 一样的坚守
不同的岗位 共同的战斗
疫情防控和型号攻坚集结号一吹响
在上航企业
一支支青年突击队火速成立
有力支撑疫情防控和型号攻坚
这批“80后”“90后”
17年前的他们
在无数卫士的保护下成长
如今的他们
积极响应组织号召
用青春热血和责任担当
守护着干部职工的安全
保障着型号攻坚的需要
67400青年突击队
67400这个号码大家已不再陌生,在不能面对面工作交流的日子里,这条热线显得更加重要。“特殊时期决不能掉链子”,快速响应,服务型号,协调资源,积极处理,只要需求不断他们就时刻在线。每天12个小时运维保障,日均接听电话量接通率超过80%,接听问题100%解决。面对桌面云办公业务系统使用引导等需求,他们在企业总部及各单位、外场生产一线、供应商中架起桥梁,随时待命,全力保障办公和生产。正因为读懂了用户期待,明白了岗位意义才更要尽心尽力。
数据尖兵青年突击队
他们是大飞机的数据尖兵,疫情防控期间,为保证企业数据服务不间断稳定运行,在确保健康状况稳定的前提下,青年主动请缨,挑起大梁,现场对接,把思想绷得更紧,把劲头鼓得更足。虽然办公地点改变,但是对型号研制、试验试飞的数据支撑保障不变。从除夕起累计发布20余份生产运营日报,不断拓展开发手段,把效率和准确性提得再高些。不漏人,不掉队,全方位,可视化,他们自主开发疫情期间上航企业员工分布页面看板,帮助各部门实时掌握员工返沪返岗信息和健康状况,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协助提升联防联控精准度。
上航物业抗“疫”先锋青年突击队
“年轻力壮大家来”,业主单位集体宿舍人员密集,外地返沪员工居多,还有部分人员途经湖北。为最大程度降低疫情传播的可能性,13名青年义无反顾担起重任,全力落实业主隔离服务要求。八个宿舍片区,近800名隔离员工,从春节假期开始,他们24小时“连轴转”。由于工作量大,符合工作条件的人手较少,有时1个人要负责4、5栋楼。手机里34个工作群,成千上百工作信息,他们以十二万分的精力守好“责任田”。勤通风是疫情防护的重要方法,面对业主单位“减少空调取暖,保持空气流通”的要求,夜间值守的他们忍住冰冷,忍住困意,他们化身“守门员”“代办员”“快递员”。人员登记,表单统计,安抚宿舍人员情绪,搬运防疫物资,分发一日三餐,代取快递,跑腿代购生活必需品……没有代步工具,没有电梯,他们日行万步,每天爬楼十余次。小推车是他们最给力的“伙伴”,只要业主有需求,宿舍人员有需要,他们立马提供服务和帮助。他们不是“白衣天使”却是合格的“保障员”。
还有这样一群人,虽然没有单独冠以新裁的名字,但是团干部的使命和身份将他们集结成队。他们带头示范,加入党员攻关队,他们向上向前,组建青年突击队。亮身份、树形象,与党员团员并肩作战。他们服从指挥,用好“看家本领”,政策宣传、科学普及、正面引导,将团员青年紧紧凝聚在旗帜下“,要让青年随时看得见、随时找得到”,他们支撑做好返沪青年信息排摸,关心滞留疫情高发地区青年的状况,了解收集青年的实际需求和困难……组织的需要,青年的需要就是他们的冲锋号。
疫情地区,居家远程办公的青年虽然远离单位、同事,但是他们也并不孤单,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随时抵达“战场”,保质保量做好份内工作,在考验面前每个人都是一支队伍。
流程与IT平台App开发BU梁玉强说:“这段时期,我加了数不清的蓝信、微信群,其中有专门为大家湖北同事建的关爱群,我也接到了许多领导和同事的电话关心,谢谢你们!身处湖北,这次疫情的风暴中心,大家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但也感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我相信大家终将战胜疫情,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情报档案中心柳宝卿说:“从上海返程回武汉的前一天,团支部书记告诉我路上要多加小心,同时将自己仅剩的一个N95口罩给了我。滞留在武汉的这些日子,我远程协助办公,针对疫情开展专题情报分析研究。虽然在湖北核心疫区,但是并未感到害怕,本着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的原则,响应国家号召,疫情期间坚决不出门。我坚信中国一定会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上航青年扛起责任,直面挑战,不惧是青春模样,不退彰显青年担当,齐心协力答好疫情“必答题”,大家义不容辞!
手机扫码阅读
文字 | 高韶晗 各团(总)支部
图片 | 各团(总)支部 高韶晗 网 络
校对 | 李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