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航的五月,是红色的五月。
在习大大总书记视察中国商飞企业六周年之际,上航企业掀起“学习习大大总书记关于大飞机事业重要指示精神”的热潮,涌现出一批先锋模范人物,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所学所思,为助力实现“三个一”阶段目标和上航企业转型发展贡献榜样力量,彰显上航人逐梦大飞机的精神风采。今日小航镜头,聚焦流程与IT平台系统实施BU的莫巍,一起听听他的模范故事。
小工卡流程长,堵点要通难题要破
晚上8点,信息化中心的办公室里,鼠标和键盘的敲击声融汇成机械特有的韵律,信息化中心的莫巍和他的团队正在紧急攻关一个任务。“飞机维修的流程有很多步骤,原先的纸质维修工卡每一步都需要审验签字。一个流程走下来往往需要好几天,影响效率并且不利于形成有价值的数据库。”莫巍眉头微锁,也许是长期养成的专业素养,他思路严谨,虑周藻密。
接到这样的任务,莫巍马上组建了小型攻关团队,编写了300多页的相关技术文档,并给团队进行技术培训。他根据成员各自擅长的领域进行任务分工,仅仅两个月的时间这个团队就完成了所有代码开发工作,并交付用户测试。
贴用户重体验,数轮完善代码有了贴心的“温度”
“准媳妇”到了见“公婆”的时候,可让莫巍大感意外的是,在看完系统演示后,相关业务部门人员却说:“你们这个系统如果这样设计,大家是不会使用的”。
这对在技术上颇为自信的莫巍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在耐心听完客户的意见后莫巍意识到,系统的设计、技术是一方面,用户体验感更为重要。于是团队积极与用户进行沟通,听取用户的意见反馈,前后迭代系统版本10余次,进行系统升级30余次。最终,通过3个月的努力,维修工卡编制管理系统正式上线。
提效率保效果,信息化技术全力保障型号攻坚
截止目前,系统运行稳定有效,共计处理一千余份工卡,支撑了南昌、阎良、祝桥三地C919和ARJ21的试飞、维护和手册验证工作,大大提高了外场试验队员的工作效率,确保了维修工卡编写数据信息化和审批可追溯,为外场试验试飞工作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采访过程中,莫巍多次强调:“任何表述务必精准属实。”正是这种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造就了大飞机人特有的气质,莫巍和他的团队也正在大飞机事业的浩瀚星河中蔚蔚绽放。
编者手记:维修工卡编制管理系统的开发,只是莫巍所参与的信息化项目中的“小小”一个,所遇到的难题挑战,所经历的迭代攻关,其实每天都在上演着。在上航企业,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莫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踏实奋斗,为组织奉献专业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让大飞机遨游蓝天的使命。他们乐在其中,只因“心有所属”。
党委工作部/文 信息化中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