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江南,万物齐发。3月30日,作为第六届COMAC国际科技创新周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同济”活动在风景如画的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拉开序幕。这项活动是校企双向互动的新尝试,更是新一轮战略合作的新路径、新探索,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提供人才交流、科技交流、学问交流的新场域。百余名嘉宾从上海、嘉兴赶赴同济大学,开始了一天的“沉浸式”体验。
“走进同济”活动开幕仪式上,中国商飞企业党委副书记、董事谭万庚发表讲话,他表示,中国商飞企业与同济大学围绕型号研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领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校企合作,建立了诚挚深厚的校企友谊。期待以本届科技周为契机,与同济大学深化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校企合作,依托大飞机产教融合联盟平台,培养卓越工程师、专业人才,以人才链贯通科学、技术、工程、创新链,共同推进国产商用飞机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在欢迎致辞中表示,希翼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并催生大飞机相关领域关键技术研发新项目、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新模式、科技成果转化新动能、空间联动智慧大交通新平台。未来,同济大学不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更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蓝天白云之间,希翼双方携手共进,为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再创新辉煌。
仪式上,嘉宾为“同飞杯”首届复合材料结构智能技术创新大赛颁奖。随后,大家分三组实地参观实验室,感受智能网联汽车、磁浮轨道交通、航空气动模拟等先进技术,并现场体验高速磁浮试验线和校园学问。
第一站,大家来到了新能源工程中心,只见工作人员坐进模拟驾驶舱,被测主车随着路面情况、车辆转弯等场景左右摇晃,各种混合交通流测试场景和极限工况测试场景一一呈现,与模拟飞行非常相似。随后,大家来到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基地,参观了无人驾驶汽车在全天候、全路段的测试展示。
在风洞中心,嘉宾们近距离观摩了C919飞机半模测力试验展示。工作人员下达“起风”指令后,烟流缓缓升起,根据烟流的情况,大家清晰地看到了空气动力的变化。“将汽车实验中常用的风洞烟流显示技术运用到大飞机的测试当中,可以实现飞机气动优化的快速鉴定与评估。”工作人员先容说。
步入高速磁浮试验线展示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在四五米高轨道上接受测试的中速磁悬浮红黄经典配色列车,嘉宾们踏上步梯,登上列车,聆听中国磁悬浮事业的发展成就先容,感叹着科技的日新月异。
海报、微缩景观、球幕影片……一大波色彩丰富的设计作品呈现在眼前,编程、建模都由学生自主完成的三维动画更是吸引了大家驻足观看,嘉宾们感受着科技与艺术的交融,纷纷感叹,“这是很有工科特色的传媒学院”。
活动结束后,大家意犹未尽,表示这次科技周的实地参观环节带来了更优的体验,零距离参观学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体验高校科技创新氛围,收获很大,非常期待下一届的科技周活动。
明天,第六届COMAC国际科技创新周将在中国商飞企业嘉兴基地举行闭幕式,仪式上将先容达成的科技合作意向及研讨成果,签署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等。